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五层瓦楞纸板
点“智”为“金” ——富阳科创模式解析
时间: 2024-05-22 12:44:10 | 作者: 五层瓦楞纸板
“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风景秀丽的富春江畔,600多年前,元代画家黄公望曾以两岸山水为蓝本,绘就了传世之作《富春山居图》。时光流转,岁月变迁,如今群山如旧、流水回荡,见证着富阳这座古城的发展与伤痛、转型和巨变。
富阳自古就是造纸之乡。改革开放后,当地造纸业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本世纪初鼎盛时有近500家造纸厂。造纸让富阳赢得了“中国白板纸基地”的称号,却也因污水排放“染黑”了一弯江水。为还居民一片绿水青山,2015年开始,杭州市富阳区上下达成共识,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自己砸“饭碗”,对造纸业做全面转型腾退。2021年初,随着当地最后两根百米高的烟囱渐渐停止冒烟,标志着富阳传统造纸产业的谢幕。
正所谓“不破不立”,在此过程中,富阳腾笼换鸟,栽桐引凤,重塑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汇聚了一批专、深、小、精的硬科技创业企业,并以蓬蓬勃勃向上生长的力量,迅速地崛起。其身上的耀眼光芒、独特的发展路径,让业界瞩目。
这里是一片试验田,是科创模式探索的前沿阵地,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样本。其中不能不提到富阳在重塑城市发展形态的谋篇布局中,慧眼识珠,引进的一位科学家,以此为发力点,撬动了一个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套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范式,他就是张龙。
张龙,我国首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军科委重大基础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国际玻璃学会(ICG)技术委员会执委,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材料专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所长,我国红外光学材料领域的知名专家和领军人物,在高性能红外和激光材料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曾荣获基金委“杰青”、国防科技卓越青年、国家“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人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他不仅是一位在光学材料领域有主体地位的科学家,他还将尖端科研成果应用于军用和民用市场,也是一位优秀的创业家。不止于此,创投界里,他被称为一位“高命中率”的科创孵化和天使投资人。在张龙身上,集合多种科学技术创新要素,多位一体,被称为“行走的硬科技孵化器”。
初见张龙,可能很难界定他的身份职务。他不同于久居室内伏案少行的科研工作者,略黑的肤色、快速的步伐、高效的沟通,显示着他经常在外奔走。他也不同于许多商界人士,当一开口讲述科研话题,便带有一种激情,语速很快,显现着对这样一些问题的深入思考。或许能这样描述最初的印象:这是一位实干者,一位追“光”人。对我们来说,他身上有着诸多谜团,有待破解。
在上海约见张龙时,短暂的谈话后,身后便看见十几位某高新区负责招商引资的工作人员在等待他。他们热情地邀请张龙到当地去做科技成果产业化:“即便暂时不成,能不能先去看看,考察了解一下”。从随行人员那里我们了解到,在一些会议后,从各地慕名而来的人们“围堵”张龙的情况并不稀奇。自富春江畔辐射到江浙乃至全国,张龙就像一个闪亮的名片,印刻着“硬科技+高成功率的转化”的关键词。他在三年时间,协同杭州市富阳区政府,排兵布阵,穿针引线,成功打造了科创的富阳模式,引来诸多惊叹。
“瓜果飘香,是因为有这片好的土壤”,张龙谦和地微笑着说:“可能现在的招商引资也有点‘卷’。”交谈中,一位政府工作人员这样解读“追星”行为,面对这样的科学家,同时具备这样的孵化能力,可谓是科创综合体,这种稀缺品,众多求贤若渴、寻路探路的地方政府怎能不“卷”。
采访张龙时,他时常提到一些概念和数字,关于科研成果转化率,如数家珍,显然烂熟于胸。细聊之下,更多感受到这些脱口而出的数字背后,深藏着张龙的多年的心愿和梦想。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并在洗牌的过程中构建起新的国家竞争秩序。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面临的一大痛点就是怎么样才能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突破3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我国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也位居世界第二;然而,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却不高,全国高校的全年专利成果转化率甚至不到5%,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张龙谈到,长期以来,我们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存在着分立发展的状况。在创新链一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出,一部分是不以市场应用为导向的创新;还有一部分具有产业化的可能性,却由于种种原因,难以走出“深闺”,投放市场;而在产业链的一端,则更多是通过引进、吸收、模仿的模式,自主核心技术相对较少,即模式创新。
科技创新是大国竞争的核心领域,一个国家只有拥有更强大的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才能解决诸多卡脖子难题,才能在全球产业链拥有长远立足和发展的空间。那么,怎么样打造出符合科学规律、合乎国情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紧密握手?这是自上而下都在探索的一道难题,也是张龙作为一位科学家,同时也作为将技术成果成功对接市场的孵化器创业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35岁当了863专家组成员,在评项目的时候发现,近80%的科学家申报科研任务时所设想的应用场景是有问题的,不是真正的痛点。当看到这是普遍性现象时,就产生强烈的迫切感,需要去做一个孵化器来帮他们做好成果转化”。
这种迫切感或许源于张龙在科研与应用之间不断深入探索的经历,或许源于他在国外学习期间,深切体会到“唯有国家强盛,才有小民尊严”的感受,他希望自己不单单是一个呼吁者,还是一位切实的行动者,哪怕这份努力只是长河浪涌中的一点一滴,哪怕只是千军万马中的一兵一卒。“我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科学家变成兼具创业能力的人才,也就是打造‘科创天猫’,我要去做这样的事情,要去当这样的英雄,而不是当一个仅仅个人成功的英雄。”
从熟悉张龙的朋友那里,我们听到了“苦行僧”的绰号,这或许源自张龙在多次关键的人生抉择中,都选择了放弃“舒适区”。
张龙在德国读博士后时,作为所在实验室里唯一一位华人,他经历了“逆袭”的过程。从被周围人轻视甚至歧视,到凭着出色的科研能力和成果技惊四座,项目结束时曾被导师多次恳切挽留,并为他和家人提供优渥的待遇,但他没有牵手那份安逸的生活和高薪职位,毅然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当他潜心攻克多项科研难题,在光学材料领域获得国内和国际多项令业界瞩目的荣誉之时,他没有停歇,更不“躺平”,同步进行创业,将研究成果产业化,其研发的先进红外材料的独家装备在我国最新一代先进战机和精确制导导弹上,性能上被评价为难以找寻可替代的“第二选择”。就在周围人觉得他“科与创”都已取得耀眼的成绩,可以止步小憩、享受风景的时候,他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课题。
就像一位不沉于安逸享受、不停止跋涉的苦行僧,张龙内心始终有一种使命在远方召唤,不能停下奔走前行的脚步。这一次,他要奔向的路,能够说是艰苦的“补链”之旅。
多年以来,张龙曾在多种场合谈到一种形象的说法:要加强“1到10”之间的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实验室原理性技术(0-1)阶段,二是成为直接产业应用的技术(1-10)阶段,三是可量产的生产线)阶段。
“1到10”是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的衔接点,这个环节不仅涵盖技术、更有技术应用场景、赛道、股权结构、运营团队以及融资等多个层面,是当前我国科学家创业的短板,也是创新的堵点、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的断点。
1-10,看起来只是短短的“最后一公里”,但事实上,这“最后一公里”像一道“死亡之谷”,深深地横亘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
在张龙看来,要破题“科技成果转化难”,就必须从这1-10入手,一点一点找问题,一步步接合,补链条、接断点,填沟壑,这堪称为一项系统工程。
“淘宝让不会开店的人会开店,我们要让不会创业的科研人员的创业没那么难”,在张龙的眼中,个人取得一些成就并不算成功,帮助更多人成功才真正具有价值。他希望可以打造一个服务于更多人的平台,一架各种参数和要素搭建起来的精准模型,在此之上,科研成果转化不再成为难题,从未涉足过商海的科学家也可以从容创业。
2018年,正在积极探索转型之路的杭州市富阳区,向张龙所在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伸出橄榄枝,双方商议,共同筹划建设一个新型科创平台。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顶级规模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建所56年来,先后有9位专家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00余项,是我国乃至国际上光学和激光领域重要的研究机构之一。在反复磋商洽谈之后,2019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和富阳区政府签署协议,杭州光机所应运而生,张龙担任所长。
成立伊始,张龙就曾经清晰地描述过杭州光机所的定位: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激光应用领域“工研院”,以天使投资范式推动产业应用技术、工程技术和应用示范研究,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和梗阻,打通“科技到产业”的通道,做光电领域的“硬科技”孵化器和创业加速器,做好高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关键一环。
杭州光机所,这个听起来带有些传统事业单位味道的名字,实际上有一套自己的创新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模式。它像一艘承载着梦想的大船,一个加入了科、创、投三位一体要素的载体,从此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张龙牵手杭州市富阳区,看似偶然,其实里面有很多必然。
采访中,张龙反复提到了彼此的磨合过程中,当地政府非常“开放、包容、善于学习”。“在走创新型道路的过程中,很多时候要先行先试,政策保障护航和制度创新很重要。”这也是新型孵化器在这里能够落地生根,良好生长的重要原因。
为了科技成果转化,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通力支持配合,做了很多敢为人先、勇于“吃螃蟹”的事,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富阳尊重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身的规律,既有管理又放手。他们变更董事会制度为理事会制度,不再处处设卡,而是只在关键节点上的进行审核;他们不从眼前收益出发,不从近期的产值、税收、公司数等指标去评判价值,而是蓄水养“鱼”,用做长线的思维对待科创企业,给科学家以更多成长空间。这些迥异于许多地方招商引资的常规方式,其中既需要新型孵化器的共同识别把关,也极其需要地方政府的判断力、决策力和创新力。
此外,在人才认定方式、创业者安家落户等等诸多方面,富阳区政府也做了大量体制和机制上的改革创新,为新型孵化器和众多初创公司可以提供了一片适宜生长的肥田沃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够说是当地政府的软实力和杭州光机所的硬实力,共同为富阳科创模式的成长打下坚实根基、并为其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提供了可能。
好的孵化器一定要深谙人性,尤其是对硬科技孵化来说,一定要深入理解科学家(科研工作者)群体的特点。采访中,张龙反复提到了“懂”字,而这个字,也蕴含了富阳模式成功的法则。
“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美国作家哈波·李在小说中的这句话,点明了“感同身受”之难。或许正是因为张龙本人多年一直从事科研工作,是光电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一直“穿着这双鞋子”奔走,深知科学家的所长所需。而这些,也正是做好统筹规划的前提。
从创业的角度看,科学家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长板和短板都很明显。他们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犹如怀抱金娃娃,但常常习惯于从技术逻辑思考问题,而非商业逻辑,在迈步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往往遭遇水土不服,遇到诸如下类问题:如何设置“对的”应用场景、谁来当CEO、股权结构怎么架设、如何与资本对接等等。有些科学家进入创业领域单打独斗,就像不识水性的人跳进波涛汹涌的大海里游泳,成功的概率较低。所以要一个真正懂他们的孵化器来帮助、改造、赋能,使他们从纯粹的科学家变成兼具科研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科学家步入创业的竞技场,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在张龙规划设计里,他自有“长板理论”,在这样的平台之上,决定成败的不再是短板有多短,“只要你长板足够长,我们来帮你补短板。”。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杭州光机所的孵化方式,从大处规划,从小处着手,精耕细作,如育幼苗,如烹小鲜。其流程可大体分为三个部分:
精心选种:专注于硬科技,长板够长、痛点够痛。长期看,能够构成技术壁垒,攻下市场后能守得住。
细致育苗:围绕如何明智的选择创业赛道、击中应用的痛点、建立创业团队并持续成长、搭建合理的股权结构、解决知识产权转化等问题,提供辅导和方法路径。
择优嫁接:找到适当的投资人,融好资,融对资。目前一些投资机构缺乏既有技术背景又懂战略规划的人才,看不懂或无法判断科技的价值。杭州光机所的任务之一,是重构信任,让链条各端彼此能“懂”,让高科技被投资机构“看得透、接得住”。
为每一步实施到位,杭州光机所设立了一系列机制保障。它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成立技术委员会、投资委员会,人才中心等进行“专家选种”,确保“选得准”;
成立研发技术和孵化中心、投资与金融平台、公共服务中心等进行专业化育苗,确保“育得良”;
通过专业的投资服务中心和转移转化中心等择优移栽,确保“嫁得对”。
在这样的“选-育-嫁”的大模块之下,包含着很多小模块:财务体系、合伙人方式、法务、政府关系、企业的安防-环评-电力、人才落地政策、危机化解等等……考虑到科技成果转化每个阶段有其复杂性,他们又将每个环节进行再次拆分细化。
在生存环境上,为精选出来的“种子”提供适宜的水源和土质,助其生根发芽。
从方式方法上,他们“授人以渔”,提供路径,辅导学习,让科技初创企业拥有自我造血和持续生长的能力。
5年规划设计,3年探索实践,从起步到融资,张龙团队和富阳区政府反复打磨、改革、创新,这个“补链”的流程,已形成了一个160多页的孵化手册,成为模块化、标准化、专业化、定制化的操作方式,能够说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套“算法”,人们称之为“一条龙”算法。
三年多来,依靠在激光光电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影响力,国内外的技术、人才迅速向杭州光机所聚拢。就像一粒粒种子,通过各路专家层层遴选,筛选出技术上的含金量高、市场及投资前景好的项目,然后入驻杭州光机所,在富阳生根发芽。
据了解,杭州光机所目前已经组建了一支300多人的科研团队,初步建成了特种光纤及应用、激光与光电功能材料等5个研发中心,累计引育研发技术团队38个,拥有专利技术300多项。杭州光机所稳扎稳打,步步生根,其孵化加工能力得到了当地的肯定。富阳区政府的先后投入5亿运行费,15亿的硬件费用,并推动组建近5亿的天使创投基金,张龙带领团队用三年时间,通过对早期项目进行天使投资,孵化了近40家“硬科技”企业,全部实现了稳健增值。被孵化企业最少的也实现3倍以上的增益,吸引外部社会资本对孵化企业的再投入超过15亿,孵化企业总估值超过了150亿,其中有4家慢慢的开始启动科创板。
人们常说,“创业是九死一生”,创投圈里也流行着80%失败20%生存的说法,可见科技创业成功之难,而张龙团队却打破了这个定律,交出了一份精彩亮眼的高分答卷。
这种发展模式也得到了浙江台州认可,2022年起,台州市投入28个亿,针对光刻机光源、光电装备等方向投资孵化。同样的模式,面向不同的赛道、不同的领域,开始做复制,目前已经有6个高质量项目入驻。
杭州光机所犹如一架提速器。杭州光机所的发展,就如它成立的初衷,绝不止步于“独乐乐”,而是“众乐乐”。它就像一束“光”,不仅在光电领域闪耀光彩,还照亮了多个行业。可以说,张龙带队的杭州光机所团队来到富阳,其价值绝不仅仅是孵化出来了几十家科创企业,而是建立了“根据地”。这个孵化基地如同母体,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沉淀为模式,再向外复制输出,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跨产业拓展,乃至跨地域进行移植推广。以此为基石之一,富阳的产业升级和成果转化也进入了快车道,实现了规模性增长。
杭州光机所像一座智库。杭州光机所成为杭州市首批概念验证中心,其所属的技术委员会的专家们不仅为自己的平台把关“选种”,还协助当地政府对光电产业的招商进行把脉问诊,助力相关行业企业完成技术攻坚,不断将其在光电行业的技术优势辐射到杭州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
杭州光机所犹如一块磁吸石。三年时间,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以杭州光机所为核心,当地不仅逐渐形成了一条光电产业链,进而集聚成为生态,还将多种创新资源要素逐步吸聚到江南这片热土上。近年来,一些500人以上的全国大型光学会议相继在这个小城富阳召开。光子晶体光纤之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菲利普?罗素教授及其团队已在杭州光机所设立“罗素先进光波(杭州)科学中心”,力争在2年内创建成为“浙江省重点实验室”。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杭州光机所对硬科技产业形态的培育力、对全球科学技术人才和成果的吸聚力,协同其他要素发生化学反应,互相借力,共同构建着富阳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雨林级生态”。
如今,杭州光机所作为新型孵化器,在科学家群体、投资圈、政府圈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成为人类往来参观的科学技术创新样板房,被称为照亮富阳发展道路的一道“光”。
富阳科创模式作为地方政府产业升级的路径,其价值和特点,或许能给探索路上的人们一些启发。
●以一个技术领域为核心,在光电行业精耕细作,而不是多个技术领域,企业间可以互补,互为上下游,更容易形成深度和广度上的产业集聚。
●项目全部为早期介入,从一项研究成果、一位科学家开始投资,能够说是真正的天使投资。
●专注于技术创新,而非模式创新。聚焦硬科技,精心筛选科研成果,要么为卡脖子的技术,要么是稀缺品;要么领先,要么唯一,堪称“满座皆精品”。
●用做长线的方式孵化,做深做精,做强做透。所谓“放长线,钓大鱼”,不急功近利,不追求短时间见效益。但长期看来,慢就是快。
●对科学技术创新多种要素进行了合理配置,而不是科学家主导的放养模式。科学家主导的放养模式已被验证有较多弊端,有些地方不惜重金引进一位科学家,科研成果却难以落地的事件时有发生。
●形成了一整套针对科学家群体特点及长短板的模块化精细化路径,能有效提升地方产业投资的效率。
在对新型孵化器的打造过程中,张龙身上的特质也引人注目。
他像是一位精通多种语言的翻译者,让科学家、投资机构、政府部门能在同一个频道、用同一种语言交流,实现同频共振。
他犹如一位乐队的总指挥,调度协调多种乐器,让高低音色相和,共同演奏出一曲美妙和谐的交响乐——科学技术创新的华章。
在他的身上,我们或许能找到带领中国科技产业集群性创新,而非某个点创新的领导者特点:
●具备科学家的特质,懂科技,能够看清前沿技术的价值;
●具备企业家的特质,懂运营管理和市场,能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具备投资人的特质,能聚集产业,通过资本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
●具备教育者的特质,能够培育产业,扶植成长。在相关各个层面,都不厌其烦地讲解沟通,使得各方共同朝向符合科学技术创新规律的方向生长。
除此之外,显而易见,张龙身上有一种深厚的情怀。他常常谈及和思考的,是从自身所学所长出发,能为我们的祖国科技发展做些什么,能够为科研成果转化做些什么,能为其中的难点和堵点提供怎样的解决方案。就像他的名字——龙,这个普通常见的汉字,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影响的图腾,牵系着这片土地上人们根植血脉里的家国之情,积淀着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力量,蕴含着不屈不挠、奋力向前的精神。
张龙是我国万千科研工作者、创业者中的一员,他们把责任使命扛在肩头,脚踏实地默默耕耘。一路走来,虽然跨沟越坎、劳顿艰辛,但他们选择了、也热爱这种滚烫的人生。
在科技创新的路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为加强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多少人正在为之不懈努力。作为探索和践行的前沿地,富阳无疑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借鉴的方案。
在人们记忆里的富阳,或许还留有烟囱耸立、污水横流的工业景象;烟尘已去,如今映入眼帘的富阳,已经与绿色、创新紧密相连。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行走在今天的富春江畔,山水掩映,青翠如画。墨笔丹青之下,一幅充满生机的科创图卷正徐徐展开。